晚餐又是爭鮮,在沒有食慾、不知吃什麼的狀況下,就會想去看迴轉壽司的盤子轉呀轉,大概一個月中會有兩三次在這種「想吃迴轉壽司」的情緒中,看著盤子疊高高總會有種別再增加的成就感。我跟男友K經常去吃爭鮮,吃著吃著都吃出了屬於我們的一套公式,曾經想過來寫個爭鮮攻略,但是每次吃的程序和數量都差不多,我們似乎也沒有特別想要攻下什麼的意思。
今晚的座位旁邊來了一個有趣的老人,服務生照慣例詢問是否有要點餐,老人揮一揮手說自己來就好,以為只是客套害羞的老人,沒想到他卻有自己獨到的爭鮮哲學。
他將他要使用的餐具、水杯和醬油碟都分別先以熱水燙過,然後大瓢大瓢的將嫩薑夾近杯內泡成「薑茶」,哇沙米以些許開水化開,並以馬鈴薯泥墊胃;老人特別偏好鮭魚料理,應該說他除了鮭魚以外其他的生魚片都不吃,鮭魚切片、鮭魚握壽司、鮭魚大腹和燻鮭魚,整個桌上都擺滿了他從迴轉台上精選的壽司,以扇形角度排開,以鮭魚伸展台的形式呈現;令人尷尬的是,他似乎嫌我閒置在桌上的透明塑膠壽司蓋過於礙眼,居然不顧上面還有蝦殼就幫我扔上回收台。老人心滿意足檢視布整好的餐碟,開始享用他的鮭魚宴。看似平價的爭鮮頓時成為替人量身訂做的精緻餐點,相較於隨興拿取的我們,老人的獨到吃法更顯得別出心裁。
想了很久我們還是寫不出爭鮮攻略,但是卻有了一套專門的爭鮮哲學,能夠吃出自己最適合自己的方式,就是最好的吃食秘笈。